查看更多空气质量指数 腾冲县空气pm2.5实用查询——腾冲县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交易腾冲卖了104万元::云视网::云南电视台
空气交易腾冲卖了104万元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3日 09:10 作者: 来源:春城晚报 【如何订阅手机报】
青山绿水的腾冲 策划意图 对于云南低碳经济确实很美 《2012》上映后,大片中的世界末日提醒我们关注环境的恶化。今年以来,我国各地包括云南先后发生的旱灾、泥石流等灾害告诉我们,低碳节能,迫在眉睫。 7月19日,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悄然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地区,云南位列其中,这意味着低碳建设进入倒计时。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云南来说很难吗?当我们看到腾冲通过二氧化碳买卖,获得104万元的收益时;当我们找到碳交易这条路,以及302个项目背后蕴藏着的每年2.51亿元的经济效益时;当我们从我省巨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中,找到上万亿元的财富基因时;我们知道,对于云南,发展低碳经济确实很美。 面包、矿产、智力都可以拿来买卖,这是市民熟知的。而在国际上,树林在“呼吸”时吸入的二氧化碳也是商品,可以买卖、炒价。 2007年,腾冲县“卖”了一片树林——没砍一棵树,只是将这片树林汇集的碳进行交易,尽管货(森林吸收固定的二氧化碳)还没全部卖出去,但腾冲县林业站的账目上已有了初步的赢利——104万元。 这其实就是一笔简单的碳交易。说白了,碳汇交易实际就是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买卖。 今年,我省9200多万亩森林又获得了国家6亿多元的生态补偿资金。 多种树真能致富 林地“呼吸”赚了104万 “要想富,多种树。”这句标语经常能在农村墙壁上看到。但千百年来,长在山上的树木和攥在手里的钞票,除了用刀斧来联系,其他的方式似乎不太明显。 2007年2月,腾冲县周家坡村村支书刘申品遇到了一件稀奇事,当地林业站的人说要在村里种树,钱由林业站出,村里还能得到一定经济实惠。开全村动员会时,刘申品主要讲了种树可以改善环境,让山塌、泥石流这样的事情少发生等理由。对于“以后也许还会有一定的经济实惠”这种“不靠谱”的说法,他基本没提。最后,村民种了上万棵树,占地365亩。 3年多了,这些树胸径有10厘米,3米多高了。不仅泥石流少了,水源也不枯竭了。更让村民没想到的是,这片树林竟然还让他们有了额外收入——卖了二氧化碳减排量,扣除交易成本等各种后,还有104万人民币。因为这笔费用要作为下一步造林用,就没有分发到各个乡镇。 这片林子是腾冲碳汇林项目的一部分。腾冲碳汇林项目是全球第一个获得认证的CCB(气候、社区与生物多样性项目设计标准)金牌项目,也是全球第二个成功的林业碳交易案例。目前,腾冲碳汇林项目已经植树5000多亩,据核算,这片树林预计在30年内将吸收二氧化碳15万吨。 用减排量换资金 每年可换80多万欧元 从去年到今年,石林太阳能电站被大肆宣传——中国最大,也是亚洲第一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它填补了云南地面大型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的空白等等。昆明石林太阳能大型并网光伏实验示范电站项目分为实验示范区和科普区两部分工程,分别由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和云电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华能石林光伏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毕宏斌说,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不会消耗化石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利用清洁发展机制获得利润。 所谓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基于《京都议定书》产生的,这个机制鼓励发展清洁能源。例如,石林太阳能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很低,所以企业可以将用不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拿到国际上交易,让其他国际企业来购买,以获得收入,实现绿色发展。 在这个机制的保证下,2009年2月份左右,该公司一边着手基础设施建设,一边开始申报CDM项目。随后寻找到了国外合作方——国际能源系统(荷兰)公司,双方签署协议,由中方负责申请,国外方负责减排量在国际碳汇市场上的交易。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申请。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申请由国家层面到了联合国层面,这时,石林太阳能电站距因减排而获利只有一步之遥。 根据估算,一期工程预计年发电量是1180万千瓦时,项目全部建成后20年年平均发电量达到1.18亿千瓦时,预计一年可以减少10万吨以上的二氧化碳当量。按照现在国际碳汇市场上二氧化碳市价8.3欧元/吨计算,华能石林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每年可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获得80多万欧元的资金。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编辑:小村 关键字:腾冲 上一条:日本执政党党首选举明日揭幕下一条:组图:我国被日方扣押14名船员今日将回国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已有 0 位网友进行了评论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云视网保持中立 |
上一篇:腾冲15天天气预报_云南腾冲未来两周天气预报10天、空气质量pm2.5生活穿衣指数查询 | 下一篇:腾冲旅游地产开发正当时 |